佛法本來即是一個法,即是般若波羅密多。
對未成就者而言,佛法是一個法,修行亦是僅修一個法,毋須兩個,因有兩個法,即有兩個心。所以依隨一個法,一行徹悟,一切皆悟;然若一個不悟,縱使再學一萬個法,亦是不悟。
中國盛行奘師譯本,日本通行羅師譯本。
唐玄奘只譯‘心’而不譯‘心要’,實乃誤解;《大般若經》凡六百餘卷,此一段屬於中心,亦即是梵文‘聲達雅’,最重要之精華之義。
此經梵本有序分、正宗分及流通分。現所譯者,乃全經心要,故只譯正宗分;序分及流通分均省略。
又五種譯本,三本均譯作《心經》,與梵文原意微有不同。
蓋梵文‘聲達雅’一字,撮述全經精粹之意。事實上,此經是六百卷《大般若經》之濃縮本,故改譯為‘心要’較為確當。惜目下各講經法師均未留意及此。
更可笑者,比一般不明教理者稱為《多心經》,是將梵音‘波羅蜜’之‘蜜’字,誤解為蜜蜂辛勤采蜜等等,曲解經意(詳見融熙法師《葛藤集》),故請大眾注意。
是故若明白《心要經》,三數句則能徹悟也:
‘色不異空……受想行識亦複如是’,乃是菩薩修行方法;其中‘色不異空’之境界尤為最高,能一說即明白成佛也。
‘無眼識界乃至無意識界’,亦是對菩薩而說,亦即是空六根、淨六塵、轉八識是也。
‘無無明……亦無老死盡’,是對緣覺、獨覺、辟支佛而說。
‘無苦集滅道’,是對阿羅漢而說。
大眾若明白《心要經》而修行,即能心悟,打破無明窠臼,自性與佛性合而為一,究竟成佛也,此為十二地妙覺。而乘願再來,普度眾生,建立報、化二土,是為十三地正覺也。
成佛之道理,一本《心要經》,實已盡述;惜大眾不能明白矣。而此《心要經》之真義,失傳千年以上,除了本派祖師之外,全世界均無人懂得。
整理自
蓮華金剛藏吳潤江上師講解/《華藏上師全集》第二輯《華藏上師講經集要》第二部份。
華藏上師講述:一、般若波羅密多心要經詮釋 二、般若波羅密多心要經講義
留言列表